Knight Frank Global Corporate Real Estate Sentiment Index Q4 2023
萊坊企業不動產景氣指數,運用12題的線上問卷每季進行一次調查,以經濟成長、投資組合及辦公場所動態三個面向來衡量企業不動產景氣。
全球企業不動產市場情緒綜覽:情緒指數創下新高
截至2023年第四季,全球企業不動產情緒指數達到自2022年第二季以來的最高水準,環比增長2.45%。12個構成指數的指標中,有7項出現正向改善。結構性調整成為驅動整體情緒上升的主因,顯示企業不動產決策逐漸從策略走向執行。
三大子指數分析
1. 經濟成長
• 全球經濟成長情緒環比提升0.18點至2.77,創下2022年第二季以來的新高,顯示企業對後疫情時期的經濟復甦抱有一定信心,儘管整體仍未達正向水準。
• 公司收入成長情緒環比上升0.05點至3.27,繼續維持正向,表明企業對短期內的營收增長仍有期待,雖低於長期平均值但保持穩定。
• 資本支出成長情緒環比下降至2.91,削減了前一季部分增長,顯示企業在資本支出方面的謹慎態度可能對項目推進造成壓力。
2. 投資組合
• 核心設施重新安置情緒環比提升0.33點至2.84,為2022年第一季以來的最高水準,表明企業為應對功能過時正在積極進行設施遷移規劃。
• 可持續建築比例增加情緒環比上升0.25點至3.14,顯示企業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度提升,並將綠色建築納入長期策略的重要部分。
• 外包業務至新地點情緒連續三季改善,環比上升0.17點至2.55,反映企業對提升效率及拓展高價值功能的需求持續增加。
3. 辦公場所動態
• 辦公密度提升情緒環比上升0.19點至3.12,首次回到正向水準,顯示企業逐漸接受更密集的空間使用方式以提高辦公效率。
• 恢復至疫情前辦公佔用率情緒環比小幅提升至2.66,穩定趨勢表明企業對重返辦公室的支持有所增強。
• 辦公室服務與設施改善情緒穩定在2.95,反映企業在成本壓力下對服務及設施的投入更加謹慎,將重心轉移至實現資產組合策略。
台灣相關市場動態
根據報告觀察,亞太地區(包括台灣)在不動產市場上的關注重點持續轉向核心設施的重新安置與永續建築的發展。台灣作為技術與製造業的重要樞紐,對於高效能辦公設施及「綠建築」的需求正逐步上升。報告建議,在進行設施選址或改造時,企業應考量能效及環保標準,以吸引國際投資者及合作夥伴。。
展望未來
成長與挑戰並存
儘管市場情緒回升,經濟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可能限制企業投資與擴張的步伐。隨著企業轉向更加密集的辦公空間利用與外包策略,如何在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的關鍵課題。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永續建築再次回到企業不動產的核心議題,特別是在進行核心設施遷移時,選擇高效能與環保設施不僅能提升品牌價值,還可為長期的資產增值鋪路。
此報告顯示全球企業不動產市場情緒穩步改善,但在經濟及政治挑戰下,未來發展仍需謹慎規劃。對於台灣市場而言,企業應積極投資綠色建築及核心設施的升級,以抓住亞太區域市場的增長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