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ate of Logistics Asia-Pacific Focus Report 2023
從倉儲到最後一哩路運送(last mile delivery):電商趨勢、機會與挑戰
後疫情時代的物流挑戰與機遇
全球供應鏈壓力持續
隨著疫情逐漸消退,亞太地區的物流行業面臨重大挑戰。全球供應鏈瓶頸仍是企業增長的首要風險,而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了行業的不確定性。根據2022年底的調查,近89%的企業對供應鏈中斷深感憂慮。
長期動力依然強勁
儘管短期內存在多重挑戰,亞太地區的物流基本面依然穩固。電子商務的長期增長、倉儲需求的持續上升以及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推動為行業提供了重要支撐。
電子商務持續推動物流需求
電子商務市場的快速增長
電子商務市場在疫情期間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即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所回歸實體店,該領域的影響力仍然巨大。TikTok與波士頓諮詢集團的報告預計,到2025年,亞太地區的電子商務總市場價值將達到3.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0%。
台灣在物流市場的表現
台灣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物流節點,其物流租金年增長率在2022年達到2.5%。台灣市場的穩定表現得益於電子商務的普及和持續的倉儲需求。此外,隨著智慧物流設施的增多,台灣物流市場的效率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多元化需求驅動下的新趨勢
China Plus One供應鏈策略
因應中國大陸的供應鏈風險,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分散供應鏈,越南、泰國和印度成為受益者。這一策略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升了供應鏈的韌性。
環保與可持續物流的重要性
綠色物流成為行業熱點。報告指出,獲得綠色認證的物流設施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優於非綠色設施,其估值平均提高12.7%。台灣在推動綠色物流方面也不遺餘力,積極發展智慧化、低碳化倉儲設施。
展望2023:供應與需求的平衡挑戰
高租金壓力持續
由於土地資源有限以及建設周期較長,物流設施供應短缺問題仍然突出。儘管部分政府已在鄰近城市設立物流樞紐,短期內仍難以緩解需求壓力。
垂直化倉儲成為解決方案
為應對土地緊缺,開發商開始探索多層倉儲設施,這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能通過自動化降低運營成本。台灣作為土地資源稀缺的地區,也在積極引入垂直化倉儲技術。
2023年亞太地區物流行業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背景下,將繼續展現其韌性與創新能力。台灣作為該區域的重要節點,在電子商務增長、供應鏈多元化及綠色物流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未來,智慧化與可持續發展將成為物流行業的重要方向。 |